1.数说学部
●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
● 国家级教学科研基地13个
● 控制科学与工程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,第五轮学科评估a 学科
●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
●1个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
●2台国际领先水平的亚埃级分辨率球差校正透射电镜
2.学部历史
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前身是1908年在交通大学创建的电机专科,1957年交通大学西迁后重建无线电工程系,70年代以后随着学科的发展分成电子工程系、信息与控制工程系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,1994年又重新合并正式成立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。2018年成立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。
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
3.学部学科点和专业设置
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国际学术前沿,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影响最广泛、发展最迅速、创新最活跃的学科之一,它带领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,并正在与制造、能源、环境、生物、材料、航空航天以及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学科领域交叉融合,孕育新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。
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在“双一流”建设中阔步向前,负责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和信息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群,在多功能铁电材料与器件、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、超快光子学与光电子器件、高能效集成电路与系统、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体系及典型示范应用,一体化的大数据、云计算与宽带网络技术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、面向生物医学与精准医疗的大数据科学、网络空间系统安全等优势学科方向上,取得了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卓越成就。
电子与信息学部(以下简称电信学部)历经百年沧桑,学科有很大发展,目前几乎涵盖了电子信息领域的所有新兴学科,包含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(且均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):电子科学与技术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控制科学与工程、信息与通信工程、网络空间安全、人工智能交叉学科、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;8个本科专业:电子科学与技术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、信息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物联网工程、自动化、软件工程、网络空间安全以及计算机试验班(h)。
电信学部下设7个学院: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、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、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、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、微电子学院、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和软件学院,支撑上述7个一级学科。此外,电信学部还拥有二十多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。
电子物理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机小分子真空沉积系统
4.师资力量
电信学部现有教职工584人,其中,教授152人,研究员8人,副教授193人,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7人。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(含双聘院士7人),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,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,国际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(ieee fellow)7人,入选国家级各类人才计划40人,入选校内青年拔尖人才57人,入选校内领军人才17人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,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,教育部跨世纪人才3人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2人,陕西省高层次人才22人,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2个,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,陕西省教学名师9人,腾飞人才计划特聘教授12人。
5.学部科研基地、平台
在科研教学基地方面,电信学部现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2个国家专业(专项)实验室,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,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;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;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;1个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;5个省重点实验室;4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;3个省工程研究中心;1个省工程实验室;1个省国际合作基地。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并建有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及国际电介质研究中心。电信学部拥有的设备、资料和网络等教学、科研条件均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。
毫米波芯片测试系统
6.学部主要研究领域及取得成果、成绩
近五年来,电信学部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436余项,科研到款累计19.4亿。其中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重大重点国防军工科研项目共420余项,发表sci学术论文4530余篇、ei学术论文5421余篇、出版专著53部和专业教材34部,获国家科技奖1项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项,获省部级科技奖20项,获授权发明专利1623余项。
飞秒激光超快测量系统
电信学部现有在校学生8554人,其中,博士生1010人,硕士生3306人,本科生4238人。学部还面向社会招收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。学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、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。
学生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一等奖
7.学部国际交流情况
电信学部重视本科生的国际交流工作,目前已与美国、法国、荷兰、日本、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国际知名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,采取与国际知名院校学分互认、学位互授等方式,联合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。
电信学部坚持交通大学“起点高、基础厚、要求严、重实践、求创新”的人才培养优良传统,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全面培养,强调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,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全面发展的、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。毕业生中涌现了苏君红院士、叶尚福院士、谭铁牛院士、陈国良院士、陈桂林院士、郑南宁院士,美国物理学会会士贾全喜、常增虎,新加坡总统科技奖获得者余明斌等一批优秀的知名专家学者,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
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冯祖仁教授研制的机器人
人工智能学院 | | | 软件学院 | | |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| |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| | | 微电子学院 | | |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| |
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| | |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| | | 理科试验班(计算机h) | 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 | |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| | | 信息工程 | |
自动化 | |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| | 物联网工程 | |
软件工程 | | | 人工智能试验班(aih) | | | 网络空间安全 |
地址:西安交通大学北门内东侧50米二楼 邮编:710049
凯发游戏官网的版权所有: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|